兒童輔導張綺瑄 諮商心理師 

    陪讀班的老師以信仰為基礎來陪伴兒童讀書、關心和輔導,可以讓兒童內心獲得滋養和關愛的經驗。這些耐心、愛心與陪伴對兒童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老師們在面對兒童一些問題行為時,不免也會感到苦惱,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有效了解兒童的困擾並提供協助。

    其實,不論兒童出現甚麼類型的問題行為,在思索用甚麼方法讓兒童減少或消除該行為之前,更重要的是了解兒童怎麼了 ? 如何把兒童的這些行為轉換成語言,了解兒童正在透過行為說甚麼 ?

    老師在試圖了解兒童問題行為時,須經過一定的評估步驟。就以一般教室中常見且令老師們困擾的行為問題---「好動坐不住」為例,透過三個評估步驟做為了解兒童行為的參考 :

【步驟一】行為與發展階段的關聯

         好動坐不住的狀況,發生在小一和小六的兒童身上意義是不同的。年紀愈小的兒童專注力原本就比年紀較大的兒童更低。也就是說,兒童的行為必須放在同齡的同儕中來衡量,考量該行為是該年齡層常出現的情況,還是真的是兒童的問題行為?

【步驟二】問題行為的發展和脈絡

         分析完發展階段與問題行為的關聯之後,老師須針對該行為問題的發展脈絡進行了解。例如:兒童好動坐不住的情形是甚麼時候〈幾歲〉開始有這樣的狀況呢?在學校、家裡也是如此嗎?是否會因人、事、場所、時間而有所不同呢?是否有例外的情形發生,那是甚麼?

【步驟三】重要關係人對問題行為的處理

         當兒童在學校上課時起來走動,通常老師如何處理?兒童在處理後的反應是甚麼?家長是否注意到兒童的行為?家長都怎麼處理?通常都是誰處理?處理的結果如何?

    當我們從第二、三步驟蒐集資料進行評估時,往往可以對兒童行為出現的脈絡有更多的發現和理解。老師有可能原本只是想改善兒童的行為,卻在進行了解的過程中,發現真正的核心問題才是真正需要被關心和介入的。舉例來說:父母正為了離婚而鬧得不可開交,兒童往往因為焦慮不安、無助而無法專注於功課。在處理兒童問題行為時,如果沒有進行問題的了解和評估,只是單純從改善行為的角度,透過要求或獎勵來協助兒童專注,效果可能會相當有限。因為對該狀態下的兒童,要求他專注等於要他壓抑情緒,對兒童而言並不是有幫助的介入。

    問題行為的發生是一個訊息入口讓老師能更了解兒童。透過上述三步驟評估可以避免只專注在消除問題行為,成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忘了兒童本身才是老師關注的焦點。接下來針對兒童常出現的人際、學習、情緒、品格等四方面的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一、               人際困擾〈攻擊行為、不合群、不願分享…〉的解析與輔導策略:

    一般而言,學齡階段兒童的人際困擾問題,通常包括與父母、手足的衝突,以及學校中與師長和同儕的關係。其中,容易引起陪讀班老師關切的問題通常是兒童對老師、同儕的態度和互動。例如:兒童容易以言語或肢體攻擊他人;無法和他人合作;對老師的提問置之不理或反抗……等。面對此類問題,陪讀老師可從前述對兒童的三步驟評估著手,觀察兒童的人際困擾主要是對他人的負面解讀,還是為了達到目所使用的方法。待完成評估判斷後,再進行處理。以下為兩種不同狀況的處理方式:

    (一)負面解讀他人的訊息

        兒童在人際互動中,若傾向對別人的訊息做負面解讀,通常和兒童對自己的看法有關。換言之,對自己的看法愈負向的兒童,愈容易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不友善。

        陪讀老師對兒童輔導的方向是轉化兒童對自我的看法,以及擴展兒童對他人意圖的觀點。前者需要透過老師於日常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兒童的欣賞,讓兒童漸漸體會,進而產生對自己的正向感受,來慢慢轉化兒童的自我形象。後者可利用兒童和他人發生衝突時的處理過程,讓其獲得真實的體會和學習。然而,處理的過程需要同理心和核對的技巧。例如:看到A對B怒罵,老師過去處理時,可以說:「等一下〈中止更多的衝突〉,我想知道發生了甚麼事?」這樣的問法並未對任何人的行為下結論,提供了一個空間讓兩人可以陳述事情的經過。切忌一開始就帶著不滿或指正的語氣,直接對A說:「你為甚麼罵人?」想必A會竭盡所能的控訴B是如何過份該被罵?B也會有所準備的再次回擊A。一旦引發兒童更高的防衛心,協助溝通和學習的品質就會下降。

        此外,老師「見到的」事實狀況極可能並非「所有的」事實狀況。以剛才老師「見到的」的最後一個畫面---「A對B怒罵」,並不代表老師沒看見的畫面也都是A 的問題。例如:B覺得A容易被激怒很好玩,於是用一種不會引起老師注意的方式來逗弄A生氣;而A果真被激怒而怒罵B。僅以事件的後果來判斷會失去對問題了解的全貌。所以,即使陪讀老師心中明白怒罵他人的A需被教導,一開始仍需避免馬上下斷語並做出懲處,而是先營造一個讓A、B都願意陳述經過的氛圍。

        在處理兒童問題之前,老師需要避免被衝突情境引發焦慮。因為焦慮會讓聲音提高,很容易被兒童解讀為生氣。兒童面對生氣的老師,往往會專注在如何不讓自己倒大楣,有意無意閃避表達一些重要訊息。而且,對於負面解讀傾向的兒童很可能解讀老師著急的語氣是不喜歡自己。因此,當下老師更要示範以溫和穩定的語氣,來協助處理衝突情境。只有A和B感受到周圍的氣氛是安全的、支持的,彼此才能緩和情緒,願意多說一些。

        處理的同時,老師需留意聽A、B行為的動機以及 A和B如何解讀對方的用意,老師除了幫A和B重新表達之外;也需要適時的以正向的眼光和解讀,來調和彼此的關係。例如: 聽了B的話發現B想要跟A玩,所以拍了A一下就跑掉,但A認為B挑釁他。老師看著B說:「其實你是喜歡A,想跟他玩,所以你拍了A一下然後跑掉,是這樣嗎 ?」當B應點頭後;老師可以看看A說:「雖然B是想找你玩,但是你好像不喜歡別人用這個方法找你玩,是嗎?」讓A回應後;老師再問A:「那B如果要找你玩,怎麼跟你說比較不會讓你誤會?」A也許說得出來,也許一下子想不出來。如果A可以說,接下來就問B,「你知道下次邀請A玩的時候可以怎麼做嗎?」 老師協助B重述。如果A短時間內想不到,可以問B,「你有沒有其他方法讓A知道你要找他玩?」再問A覺得B的方法如何?

        以此類推,繼續引導讓A看到別人拍的動作不是只有挑釁這個意義而已,讓B學習和不同特質的同儕,需用不同方式邀請,這也是同理心的學習。而老師的態度也示範了遇到衝突讓人不舒服的情境,是可以用溫和態度面對處理的。

        核對的過程在處理人際衝突的問題是重要的,沒有經過核對,老師直接很快下結論說B不是在挑釁A,而告訴A不需要生氣。這樣的處理會讓A感到不被了解,且可能誤以為老師偏坦B,不但繼續生B的氣,也會生老師的氣。

    (二)為了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方法

        當兒童的人際問題單純是達到某目的的行為,輔導兒童的方向則以引導兒童學習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取代目前無效的方法來達成。例如上述例子的B,很可能習慣透過引人注意來獲取人際關係,但是引人注意的做法不見得都是讓人感到愉悅的。這時候老師可以先肯定B想交朋友的正向意圖,再指出目前B用的方法所帶來的結果〈A生氣〉,和B討論還可以有甚麼不同的方法。

        如果兒童明知會讓對方難受,但卻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某些手段。例如C看D不順眼,所以處處找D的麻煩。老師的介入除了當場制止C的行為外,私下可以和C懇談。C有可能很直接的告訴老師說「我就是討厭他一付娘娘腔的樣子。」老師可以說:「我知道要喜歡每個人是困難的事情,但是即使你很不喜歡他,也不能夠罵他。」處理的原則是接納情感面,並對不合宜的行為予以設限。

        兒童的人際困擾成因範圍很廣。較簡單的狀況包括: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人際敏感度較低、過度自我中心等…通常老師只需要帶著同理心,對其行為設限,提供示範學習的機會,一段時間後通常就會有所改善。然而,有時候會碰到某些複雜的情況;包括兒童家中有過度嚴格的家長,甚至是被家暴的兒童或目睹家暴的情形,可能會出現人際退縮或欺凌他人的行為。這些背景經驗會讓兒童帶著負面經驗的眼光解讀同儕和師長的訊息,同時可能也學會以暴力達到目的,爆發出來的反應常讓老師措手不及。老師還是可以透過上述過程來處理,但是進一步專業資源的轉介,對兒童核心問題的處理需要一併納入。

二、學習問題〈不專心、不想做功課、沒耐性、好動…〉

(一)問題解析

想必每個人都能夠了解為甚麼兒童喜歡玩,不喜歡讀書作功課;因為前者帶來樂趣,後者大部分的時候枯燥乏味。面對目前充滿生存壓力的社會,兒童對課業的不專注、缺乏耐性、不願意學習或作功課,常讓家長和老師感到傷腦筋,擔憂現在不好好學習,未來的生涯怎麼辦?以三個主要的層面提供參考:

成因

說明

生理層面

兒童的學習狀況是否因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影響而難以專注學習?如果是生理因素,一般從小時候〈七歲以下〉就已經可以看出端倪。最常聽到的抱怨包括:

1.容易分心、衝動、靜不下來、拖延到最後一分鐘才動手

2.常忘記該做的事情、寫字老是少一畫多一畫

3.閱讀跳行

4.有困難把自己想說想做的事,具體有組織的表達出來

5.缺乏耐性

6.解讀社交訊息能力較弱

7.且以上狀況似乎很難透過努力得到改善

當兒童的學習困擾大致符合以上情形,需要進一步和家長討論,協助兒童讓醫師做評估診斷。若學習困擾確實來自生理因素,老師會發現兒童服用藥物後,困擾問題有明顯的改善。很多過動症兒童因為被誤以為不聽話、不夠努力或懶惰,累積許多負面的情緒,進而影響對自己的看法,而衍生出更多複雜的困擾行為。

因此,老師透過各種機會肯定過動症兒童的好行為是很重要的,因為大部分過動症兒童在確診服藥前,都經歷過常被指正、責備的負面經驗。

學業困擾

兒童對功課內容感到困難、沒有成就感也是學習問題的一項主因。愈大的兒童累積的挫折感愈多,老師需要更多的了解和鼓勵協助兒童不要放棄。老師可以帶兒童去探討學校中哪些科目是比較感興趣、有把握的,哪些科目感到害怕、挫折的。在探討過程中,激發兒童對自己潛力與能力的肯定和欣賞,讓兒童重拾勇氣去面對困難的科目。

對有興趣、有把握的科目,鼓勵兒童努力發揮;對於困難的科目,和兒童一起建立最小目標〈例如:一天學會一題數學〉,並約定達到目標後的獎勵,提升兒童努力的動機。

電腦網路

除了以上兩個主要因素,電腦網路的影響也是兒童在目前資訊世代最大的考驗。過度和過早的聲光刺激對兒童腦部的發展並不健康,也讓兒童對課業更難以投入。若遇到類似的狀況,陪讀老師可能會發現單獨輔導介入的成效有限。

一般需要和家長討論,如何管理兒童使用電腦的時間,並協助兒童參與擴展人際互動的活動,讓兒童從不同的活動獲得成就感和樂趣,轉移對電腦網路的依賴。例如:夏令營、童軍隊。

(二)輔導策略

    對學業興趣缺缺的兒童常引起家長的焦慮,當家長愈焦慮,愈容易對兒童的學習光景感到挫折而對兒童大發雷霆。若陪讀老師發現家長的求好心切對兒童的學習成效沒有正面的影響,可以適時表達了解家長的擔憂和挫折,巧妙的指出兒童努力和進步的例子〈例如:數學對A而言是很頭痛的科目,以前A認為自己反正都不會,乾脆連數學作業都不願意打開,幾次鼓勵下,現在A願意嘗試讓老師教他…〉,當家長情緒緩和的時候,再說明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幫助兒童的第一步是避免兒童失去努力的動力和對自己的期待,第二步才是幫助兒童解決課業上的問題。再者,陪讀老師透過上帝的眼光,幫助家長看見兒童的潛力並擴展對孩子未來生涯發展走向的視野,以免被當下的成績限制在既定的少數選項。

三、情緒障礙〈易怒、焦慮、憂慮…

(一)問題解析

    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兒童因為社會化不深,情緒的反應通常比成人直接。老師對於情緒容易波動的兒童,可能會懷疑是否有情緒障礙。事實上,觀察的指標在於兒童的情緒波動是否屬於持續性的焦慮、憂鬱狀態,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學業的程度來判斷。

    情緒障礙的兒童通常會以外向性或內向性行為表現出來。前者會出現持續性的攻擊、反抗、衝動、過動等行為;後者會出現持續性的退縮、畏懼、焦慮、憂鬱等行為。情緒障礙並非單純由於壓力情境所引起,以幾個面向來說明兒童情緒障礙的交互影響因素:

成因

說明

生理因素

情緒障礙的兒童指的是有生理基礎的情緒困擾。通常指的是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其他持續性的情緒或行為問題者。由於和一般適應不良的情緒困擾不同,因此無法單一透過改善管教和環境來幫助兒童。

陪讀老師透過前述的評估三步驟(p.1所述)過程中,通常可以得知兒童是否已接受醫療評估和協助,以及相關的診斷為何。

心理因素

雖然情緒障礙的兒童有生理的因素,但也常會因為兒童如何看待自己而衍生不同的心理影響。有些情緒障礙兒童因為本身的診斷而影響自我正向的認同、擔心同儕的取笑,造成對他人的訊息過度負向解讀,而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引發衝突或被孤立。

社會因素

情緒障礙的兒童在出生時通常是所謂的「difficult baby」,父母面對哭鬧不已的嬰兒,很容易陷入挫折、生氣等情緒,而無法正確回應嬰兒的需要。當兒童漸長,累積與周遭更多人的互動經驗,經歷許多挫折的負面的情緒,容易引發自卑、消極、容易放棄等行為。

(二)輔導策略

    由以上不同影響因素的層面可知,情緒障礙兒童雖然主要來自生理因素,但由於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推波助瀾,常會讓既有的問題持續存在且擴大的現象。因此,陪讀老師了解以上三個主要影響因素後,可在這三個影響因素中發揮正面的影響效果,茲說明如下:

1. 獲取正確資訊,充實知能:透過一開始介紹的三步評估過程中,應可從重要他人獲知兒童的醫療診斷;同時,從相關專業人員的諮詢中,了解該兒童的典型行為和適當的因應協助之方法。

2. 協助建立正向自我認同:兒童對自我的觀感來自於與他人互動經驗的累積。陪讀老師可以透過活動、平時的回應,持續傳達欣賞與鼓勵的訊息。同時,讓兒童有機會表現其優勢能力,累積兒童在各方面的成功經驗。在人際互動中,參考上述人際困擾處理的技巧幫助兒童學習表達、同理與合宜的行為。

3. 系統中的合作:陪讀老師可以和家長、學校老師彼此分享與兒童互動的正向經驗,讓兒童的重要他人願意一起用有效的方法、一致性且持續的幫助兒童。當兒童從更多的社會互動中獲得正向的經驗,可以讓輔導的成效更顯著。

事實上,協助情緒障礙的兒童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以上三個方向的介入對陪讀老師而言很可能並不容易,所以,當陪讀老師感到個人的限制時,適時協助兒童獲得專業資源的介入,由專業人員整合系統中的家長、學校老師和陪讀老師等,彼此分工合作來協助兒童。

 

 

四、品格問題〈說謊、說髒話、叛逆…〉

    品格的問題牽涉的不只心理因素,也涵蓋價值觀和長時間所累積的習慣行為。由於不同的品格問題內涵不同,筆者分別以說謊、說髒話和叛逆說明可能的成因與輔導方法如下:

(一)  說謊的解析與輔導策略

很多時候面對兒童說謊的行為,最常見到的處理方法是告誡兒童說謊是不好的行為,不可以說謊,或者質問兒童為甚麼要說謊。然而,我們如果夠誠實就會發現自己從小到大也說過不少謊話,其中包括善意的謊言。在改正兒童說謊話之前,需要了解兒童說謊可能的原因為何。

可能的成因

說明

獲得好處

避免懲罰

考試考不好擔心被處罰,做錯事怕被罵都可能讓兒童因為害怕而編造謊言回應他人。聲稱自己在家幫父母做家事,事實卻剛好相反,可能是在一念之間想獲取老師的稱讚。

自我接納的問題

有些兒童因為不能接納自己或家裡的某些狀態而虛構一些訊息;例如爸媽的離婚,經濟的拮据等……擔心別人的眼光讓兒童學會編造一些謊話。

引人注意的行為

有些兒童喜歡當團體中的開心果,為了引起同儕的關注,可能會胡亂吹噓或過度誇張,與事實差距甚大。

觀察兒童說謊話的情境與內容可以發現他的動機,並以下列幾個方向來處理之:

1. 接納與導正共同運用:在前述舉例說明人際困擾的處理方法中,提到如何降低兒童敘述事情的防衛,讓兒童描述事情時,放心也願意多說一些。同樣地,習慣以說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或解決困境的兒童。陪讀老師先看懂兒童的原因,以同理心的反應和萃取正向訊息來表達對兒童情感層面的接納,再教導正確的行為反應。例如:「老師想知道你是不是因為擔心同學會取笑你考不及格〈同理心反應〉,所以編了一個分數來回答他?」「老師發現你很能逗同學開心,說故事的時候很能發揮創意〈肯定正向的動機和能力〉,但是我發現有一些故事是為了讓同學笑而編出來的。」同理心的反應和萃取正向訊息讓兒童感受到陪讀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接納,比較容易聽得進去後來的建言。

2. 協助發展其他有效方法:引導兒童看到說謊帶來的影響並和兒童進一步探討滿足需求的有效方法,可以讓兒童增加改變的動機;例如:「當同學有一天發現你真正的分數,你覺得同學會怎麼看你?」「如果同學發現你說的故事和事實差距很大,你覺得他們以後會相信你說的故事嗎?」讓兒童體認說謊被拆穿後,往往和自己想要的結果相反,接著就可以和他討論其他替代的方法。其實,很多兒童被告誡不可以做甚麼,但卻沒有被教導可以做甚麼。因為大部分的師長以為只要說了甚麼不可以做,兒童就學會了。事實並非如此。以上述為例,陪讀老師可以進一步說明「如果不要說謊,你覺得你還可以怎麼回答同學? 」「如果不要用編造內容的方式,你覺得還可以怎麼做 ? 」當兒童說不出來時,陪讀老師再進一步舉例說:「你可以告訴同學你不想公布自己的分數。」「你覺得,如果收集一些笑話說給同學聽如何?」討論過程中問看看兒童對這樣的回答有沒有困難?從和兒童的互動訊息,可以捕捉更多兒童的困擾,做深入的協助。

(二)說髒話的解析與輔導策略

    兒童成長過程中,常會模仿他人的行為,說髒話也是其中一種。一開始兒童可能不明白髒話的內容,但卻發現說髒話的效果「很酷」,不但很能快速宣洩自己的不滿,也會讓對方氣得跳腳或不知所措。筆者簡單提出幾個處理的重點如下:

1. 溫和堅定的態度:聽到兒童說髒話,可能會讓習於教會環境的陪讀老師感覺相當刺耳,而急於制止。即使如此,讓自己保持溫和堅定態度,不讓髒話引發著急的回應,以減低兒童認同髒話的魔力。

2. 釐清兒童對髒話的理解:很多兒童並不是真得了解髒話真正的意涵,陪讀老師配合兒童可理解程度,適度說明其內涵。有的兒童知道內容的狀況後,會因為恍然大悟而停止說髒話。

3. 情緒抒發的方法:如果兒童是因為生氣而說髒話,陪讀老師可以和兒童討論對別人生氣時怎麼表達,讓對方聽懂自己的感受,來取代說髒話的行為。

(三)叛逆的解析與輔導策略

    很多家長會感嘆孩子漸長,說話開始有叛逆的狀況。事實上,叛逆的另一面也代表兒童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那麼輕易同意師長所說的「道理」。陪讀老師可能也會發現教導國小五、六年級的兒童,有時候並不容易讓他們感到服氣,甚至會為了展現自己的獨立性而故意和陪讀老師唱反調。遇到這類的情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著手:

1. 不被激怒:當兒童開始展現自己的獨立性而以叛逆的方式回應陪讀老師時,如何讓自己不被其言語激怒是介入的第一步,否則會演變成權力拉扯的狀態。

2. 自我感受的表露:陪讀老師適時表達內心感受,讓兒童覺察該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例如:「我欣賞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大聲的否決我的表達,讓我感到心裡不舒服。」

3. 示範合宜的表達:以上述的例子而言,陪讀老師可以直接告訴兒童「下次請你舉手,用平常的聲音告訴我你有不同的想法,好嗎 ?」

    雖然以人際、情緒、學習和品格分別說明兒童問題的解析和輔導策略,事實上,這些層面是互相牽動交錯的。有人際困擾的兒童,通常會伴隨情緒的問題,或源自於情緒的困擾。學習持續處於挫折狀態的兒童,可能因此認同負面同儕而衍生許多品格行為上的問題。因此,不論兒童出現甚麼問題,各層面的了解和評估是必要的。

    我喜歡把輔導工作比喻成中醫治療的理念。中醫對症狀的解讀相較於西醫,比較傾向從整體的狀態來評估和治療,輔導也是如此。兒童的問題所呈現的不只是外顯問題,更說出了許多沒有被看見的重要訊息。當然,以一個陪讀班老師的角色要解決兒童的一些複雜的難題,可能有時候不免感到有些力有未逮。必要時,結合專業資源在系統中共同協助,對複雜的問題解決是有必要的。

(本文刊登於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教師知能手冊)

聯結張綺瑄心理師部落格/

http://jimsonia.pixnet.net/blog/post/1416417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