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翊楦 心理師
「中文系畢業能幹嘛?我又不想當老師,可是沒辦法啊!重考或轉系對我來說都太難了!反正很多人都不是學以致用啊!沒關係啦~先唸畢業再說吧!」
「媽媽說唸這個比較有出路,當科技新貴好像可以賺很多錢欸!」
「會唱歌有什麼學校可以唸啊?還是來隨便選一選好了!」
隨著社會的變遷,工作類別越來越多元,但也越來越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的社會新鮮人也有日益增加的趨勢。有許多人選定了科系後,才發現自己所選擇的根本沒有想像中有趣,甚至很哀怨地覺得「誤上賊船」了,但面對這樣的窘境,卻多半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只好擺爛等畢業後再說。
對學生而言,「生涯規劃」想必是不陌生的一個詞彙,學校的輔導室或學輔中心常會安排相關主題的心理測驗或演講、活動,以加強大家對生涯選擇的認識和瞭解。但是,等到畢業季節來臨時,大家卻可能又因為對未來感到惶恐不安,而做出無奈的決定。這樣的動作只能算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根本稱不上所謂的生涯規劃。那話說回來,究竟什麼是「生涯」?「生涯規劃」就是與「工作選擇」劃上等號嗎?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要怎麼規劃未來的生活呢?用薪資所得、福利制度、行業的前景好壞來決定工作,是最好的方法嗎?
「生涯」如果用白話文來說,就等同於「人生的發展」;生涯發展大師Super認為「生涯是指一個人在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之綜合與結果」。而所謂的「生涯規劃」,就是在人生的每個發展階段中,提早為自己塑造與培養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必備條件,這樣的做法會令人即使碰上生涯瓶頸,也不會苦惱該如何是好或無奈地期待奇蹟。一般來說,最常見與便捷的生涯規劃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Wood, 1990):
- 自然發生法:例如未考慮興趣就隨便選,看誰錄取我就去。
- 目前趨勢法:跟流行走。
- 最少努力法:選擇最容易的工作或技術。
- 拜金主義法:選擇待遇高的工作。
- 刻板印象法:以性別、年齡、社會地位等做為選擇的方式。
- 櫥窗遊走法:到各工作場合走馬看花,看哪個順眼就選它。
- 假手他人法:由他人做決定,例如父母、家人、朋友、老師或輔導人員等。
儘管上述方式可以讓你在很短的時間裡尋獲答案,但並未解決最根本的問題,無法協助你了解應該如何根據自己的獨特性做出適當的計畫。若要為生涯規劃做準備,對自我特質和能力進行分析與探索,並對工作環境與未來趨勢有所認識和了解,則成了不可或缺的兩大要件。
所謂的「認識自己」不只是找出興趣所在,對自我工作價值觀與能力的探索也相當重要。除了他人所給予的回饋,及平日對自我表現的了解外,生涯相關的測驗與諮詢服務也是可以做為參考的依據,大學裡的學輔中心(或諮商輔導組)、各縣市政府的勞工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等亦有相關資源可供運用。例如常見的「生涯興趣量表」,是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何倫(Holland)的生涯理論所發展的測驗,其將人們的興趣分為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與傳統型等六類,並以此歸納出適合的行業類別。舉例來說,實際型的人也許不大擅長與他人互動,但可能較喜歡從事機械或體能相關的事務,這種人可選擇從事汽車修護員、工程人員等工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