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no  

張綺瑄 諮商心理師

    少子化的年代,孩子對父母來說總是牽動著內心的喜怒哀樂。一方面,巴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拿到孩子面前;另一方面,唯恐孩子不不小心受到傷害。在汲汲營營尋求如何建立優質親子關係的氛圍下,似乎也衍生另一種現象。父母碰到發脾氣不聽話的孩子,很用心的講道理,效果卻不理想;讓父母憂心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困擾,管教時小心翼翼,害怕不小心造成孩子壓力過大。沒想到如此用心良苦,狀況卻愈來愈嚴重,讓父母苦惱至極,面對孩子對自己動輒大小聲對抗,罵也不是,不罵也不是。

    通常碰到類似的個案,第一步得先了解其發展的歷程,找出孩子情緒反應的蛛絲馬跡,才能對症下藥。有一些假性情緒障礙的孩子,其實是在過度呵護下,缺乏適當的界限學習,情緒成熟度沒能隨著年齡成長;也就是說成長過程很少有被父母拒絕的經驗。一旦年紀愈來愈大,倒真得和情緒障礙的孩子沒兩樣。在崇尚跟隨孩子潛質,讓其自由發展以及和孩子講道理的風氣下,似乎忘了一個前提是依據孩子的發展階段,提供不同的自由度與講道理的方式。

   當孩子愈年幼,父母需要更多直接的指導多過自由開放。若是過度擔憂自己的介入,干預孩子發展自我想法,反而會讓孩子惶惶不安,缺乏安全感。畢竟,年幼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正需仰賴身旁的重要他人幫他建立基本的概念,當無所依據時,心中的恐懼可想而知。

  因此,父母從小就得幫孩子建立是非觀念與生活常規,讓孩子因著父母的規範而對生活和環境擁有掌控感。當孩子漸長,父母則要調整角色,讓孩子多一些的開放空間、自由選擇與負責。

  若追溯這些假性情緒障礙的孩子,當其年幼時,不適當的耍賴、

  發脾氣沒有受到約束,只有父母耐心的講道理。孩子對於情緒表達的反應無從學習,並無助於其潛質的發展;相反地,孩子學習到的是自我中心,無法適度發展適應環境的情緒能力。舉例來說,當年幼的孩子亂發脾氣,父母可以透過三步驟來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表達。第一步同理孩子的感受(例如:我知道你很想要玩玩具);第二步是說明界限(例如:可是現在上床時間到了);第三步是提供可行方案(例如:明天早上起床你還可以玩玩具)。如果孩子繼續耍賴不聽話,重複三步驟兩三次無效後,父母可以告知遵守規範的好處(例如:明天你一定可以玩),同時,提出不遵守的後果(例如:如果你一直發脾氣,明天我會讓你停玩一天);甚至提醒一分鐘後要關燈,直接以行動溫和堅定得拒絕孩子用不合理的方式獲得想要的東西。

   有的時候,父母太心疼孩子,不捨得孩子經歷任何的負面感受。看到孩子淚流滿面或滿地打滾,父母不忍心說「不」,反而無形中阻礙了孩子發展面對負面感受的能力。限制孩子的要求並不等同拒絕對孩子的愛。過程中,雖然可能會短時間讓孩子誤解或抱怨父母,然而,若心中明瞭其重要性,也能對必要的拒絕堅持到底。

   在父母管教的研究中,一再顯示開明威信型的父母最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也就是具有開明的教養態度,同時也能建立父母的威信,讓孩子願意遵從父母的管教。雖然實務中,有不少過度規範而影響孩子發展出焦慮、憂鬱困擾的例子;但同時也有另一種相反的現象,就是過少或沒有規範,而讓孩子情緒發展停滯在不成熟的階段。

  如果父母真得有困難分辨哪些該堅持,哪些該開放,透過諮商量身訂做的討論會是一種直接有效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桑尼亞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