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張綺瑄 諮商心理師

    愛是存活下去的必需品,帶給人價值、意義感與前進的動力。然而,愛也是一輩子的學習,學習如何給愛和領受愛。

    在實務工作中,讓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放手這件事一向並不容易。通常父母會在想法和表達上認同,卻難以落實到行動。如果把孩子的成長想成一棵放在盆栽裡的植物,因為愛的照顧,植物才能逐漸茁壯。然而,隨著植物日漸長大,原本盆栽內的土壤早晚空間不夠根伸展和成長。如果沒有換一個更大的盆栽,原本負責吸收並提供養分給植物的土壤就會變硬和酸化,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植物。接下來原本成長茂密的植物就會停止成長並出現問題。

    其實父母過度照顧的孩子是一個普遍的情形;照顧呵護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只是愛的給予隨著孩子的成長需要以不同的形式供應。回顧孩子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上學…相信是父母都能記得那種如履薄冰,內心喜悅與擔憂不捨交織的經驗。害怕孩子受傷、被同學欺負等無數大大小小的可能狀況。

    父母很不願意、不捨得讓孩子遭遇挫折、受傷等負面的經驗,所以,極盡可能地防備任何會讓孩子跌倒的可能性。不但一再事事叮嚀、語重心長的仔細解釋剖析,更辛勤的自我犧牲打點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是,父母會愈來愈力不從心 – 孩子似乎不懂自己的付出和擔憂,還成天跟自己衝撞。其實,衝撞是為了爭取成長的空間,就像植物的根奮力在逐漸硬化、酸化的土壤中掙扎是一樣的。

    土壤就像孩子的內心,如果硬化酸化,再多愛的灌溉也難以吸收。這時候只要願意提供一個大一點的空間,允許孩子多一些的自主和獨立,親子的關係會展開一個新的契機,而孩子出現的症狀也會有所改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