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要照顧弟弟妹妹,底下6、7個,一大早就要起來做事﹗
很忙很忙,連玩的時間都沒有,那時候好累啊…..一直做一直做」

 

文。照片/儲君芳(綠野仙蹤心理諮商所助理心理師)

 

    神話學大師坎柏(Joseph Campbell)在著作《英雄之旅》寫道:「如果一個人最初沒有走自己想走的路,到了中年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你爬到梯子的頂端才發現放錯了牆。我想,當你碰到這樣的處境時,最需要的就是把牆打穿。」

 

    牆,就是我們的恐懼、習性、僵化的價值信念。它來自社會文化、主流價值與過往的舊經驗。牆,組礙了我們與自己相遇,阻礙了我「成為我自己」。如果不說故事,你就看不見。看不見,人就四處碰壁,把自己撞得鼻青臉腫。

 

    阿鳳姐(化名)坐在桌前、很專心的在擺著小人偶的每個姿勢,臉上不時開心的笑著、時而若有所思、時而東張西望、眼神彷彿在找尋著什麼。「老師老師,我想不到、不會用啦!」聽到阿鳳姐有點焦慮的求救著,我緩緩的靠過去「沒關係!慢慢來,直覺想怎麼擺都很好!慢慢來…..」

 

    「這是我們在玩、玩跳繩,很多人很好玩!」聽著聽著,我好奇得問「阿鳳姐你在哪裡?」「我坐在旁邊、在旁邊看他們玩,以前小時候我要照顧弟弟妹妹,底下6、7個,一大早就要起來做事﹗很忙很忙,連玩的時間都沒有,那時候好累啊…..一直做一直做」

 

    隨著故事的展開,阿鳳姐的臉上呈現不同的表情。她斷斷續續地說著自己小時候好累,說著說著掉下眼淚;擦著眼淚表示都過去了現在很開心。一提到現在兒子都很好時,原本漲紅的臉逐漸回復。


    我輕輕的拍著阿鳳姐的肩膀「弟弟妹妹他們知道你的辛苦嗎﹖你跟誰最要好﹖」阿鳳姐愣了一下、接著說「應該都知道,第五個、是妹妹。」

 

    就這樣,阿鳳姐緩緩的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阿鳳姐提到因為自己是長女,在重男輕女、物質缺乏的年代,她必須幫忙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家裡一堆孩子。什麼事情都要趕快做完,才能休息,讓她養成很勤快、吃苦當吃補的堅韌性格。年屆六十歲,以為可以享福,沒想到先生退休後適應困難,情緒變得暴躁、總嚷嚷出門要花錢,宅在家裡看電視、罵政府。不是嫌菜色很難吃,就是威脅,控制阿鳳姐的行蹤。

 

    聽完阿鳳姐的故事,我睜大眼睛、紅著眼眶,「你是怎麼辦到的為什麼自己那麼疲憊、照顧弟妹現在又照顧先生,還有力氣出來上課、來學習?」阿鳳姐再度愣住,眼裡泛著淚光。

 

    從阿鳳姐身上,我不只看見「韌性」,更看見她身上潛藏許多寶貴的生命品質,包括堅強、勇敢、不放棄。當我把對她的看見反映給阿鳳姐時,她直說謝謝、拍謝,我沒那麼好啦~但眼中卻閃著光彩,語氣多了幾分對自己的肯定。

 

    在這個簡短的對話歷程中,阿鳳姐內在很美好的特質被看見了,而且是不一樣的看見。因著被看見,阿鳳姐看待自己的眼光也跟著轉變,透過重新敘說的過程,原本看似辛苦的負面經歷,更凸顯的是一個永不放棄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