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助理心理師 劉秀菊

   「嗯,我不知道那是怎麼回事。以前那麼我們相愛,可是結婚以後,卻變了。」  

 

   「婚後,我像在婚前一樣,繼續向她表示我的愛。我告訴她,我有多愛她。可是,她卻開始抱怨,如杯子都不洗,襪子亂丟等事情;婚前,她從不抱怨任何事,我做的每一件事,她都認為是好的。」

 

昔日戀人間的浪漫情愫,卻在結婚之後變成針鋒相對的口角與衝突,究竟愛情發生了什麼變化?這是許多人的疑問。查普曼博士 (Dr.Gary Chapman) 認為問題在於「人們說著不同的愛的語言」。大多數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了父母的語言,成為自己和他人溝通的主要語言。在愛的領域裡,情況也相似。你和配偶用來表達愛的語言,很可能就像華語和英語那麼不同。因此,如果需要有效地傳達彼此的愛,必須學習瞭解配偶的「愛之語」。

 

查普曼博士 (Dr.Gary Chapman)認為人們在表達與接受愛時,基本上有五種愛的語言,分別是,肯定的言詞、專注的陪伴、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指配偶想要你做的事)和身體的接觸。每個人會有其主要和次要的愛之語。由於成長背景的不同,丈夫和妻子主要的愛之語通常很不同,且重要性的排序也不太一樣。若我們以自己主要的愛之語去愛對方,通常配偶因為不了解,而沒有接收到這份情意。例如:當先生用「肯定的言詞」來表達他的愛,卻沒注意到對太太而言,最重要的愛之語是「服務的行動」。若長久下去,太太可能誤以為先生不愛她,使得愛的感受越來越匱乏。

 

期待一份充滿愛的親密伴侶關係並不是奢求。重要的是瞭解自己主要愛的語言,並讓配偶也瞭解妳愛的語言。然而,若彼此關係已經累積許多不滿,無法順利看懂彼此愛的語言;透過伴侶諮商的協助,可以獲得適當的引導和整理,讓彼此走向一個正向有效的關係互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