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想像 

助理心理師/蔡雅芬

她四歲,有一次,她在庭院大便,還用鞋子弄便便,阿嬤氣得要打她,大人問:「小靜,妳是不是學阿拉蕾弄便便啊?」她搖頭說:「阿拉蕾是用樹枝啊!」大人說:「那妳做一次就好了哦!」她回答:「好,下次不會再做了!」

她在走廊搬動了所有的鞋子、帽子、小車子..,各類雜物擺得到處都是。大人問:「小靜,妳怎麼弄這樣子?」她說:「因為我在玩積木呀!」大人此時會心一笑。

  她總是將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玩具、紙屑..到處亂丟,還在客廳高高低低的椅子、桌子之間,蹦蹦跳跳。媽媽氣炸了,說:「怎麼一個女孩子這樣跳來跳去。」對啊,爸媽將她名字取成「小靜」,就是希望她溫溫柔柔、安安靜靜啊!

這一陣子,她的大姆哥及小指,都紅紅腫腫的還破皮,媽媽帶她去看醫生,說是被某種細菌感染。阿嬤說,「是被“猴子”之類的卡到了!要去收驚。」媽媽還去採來許多雞屎籐,要給她洗澡殺菌,據說,民俗上有去邪的作用。

  接下來就是阿嬤帶著孫女,收驚的過程。看著孩子矒矒懂懂的樣子,回家還要被灌符水,到底這是滿足了大人的心理,對孩子是否有幫助,恐怕是見人見智。

 

因為孩子過於吵鬧,而被帶去收驚,這樣的故事,發生在許多有小孩的家庭中,做大人的總是希望孩子乖乖巧巧、安安靜靜,平平順順的長大。這是家長教養孩子的心理,原意都是疼愛孩子、為了孩子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不是大人們希望自己平平順順、安安靜靜,小孩子不吵不鬧,圖個耳根清淨、眼前舒爽、心情舒適呢?

「平常為了家中或工作上細瑣的事情,已經夠煩了,小孩千萬不要再來煩我了啊!」

玩樂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可能在好動的程度上,以及父母、長輩的容受程度上,有著個別差異;有些太過於「動」而超乎一般認定的界限值的孩子,甚至被診斷為「過動症」。現今,在心理學研究認為,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藉由獨立及主動探索的過程,來建立其自信心,若父母太過於批評及責難,反而會扼殺他/她的自信心,而使孩子居於不利。

動態孩子偏好以遊戲、運動方式來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人的性格本來就有動態及靜態之分(而不是分男女有別),前者造就了冒險家、運動員,後者的個性適宜成為學者、會計。出於天性,學習模式不同,好動的孩子先用右腦處理訊息,再慢慢動到左腦,其特性可能是不擅於寫字、閱讀及符號思考,如果用「學多於做」的靜態學習模式教導動態孩子,而不注重遊戲、運動,這即是錯誤教養模式,可能會讓動態孩子累積許多不想學習的情緒,甚至會喪失學習動機,形成所謂身心失調的學習困擾,甚至被視做學習障礙。

家長們千萬勿囿陷於男女有別的傳統思考模式,而硬要將自己的孩子套入某種框限裏。最重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特質,並接受他/她。他/她不是故意不聽話、搗蛋或是與你做對,而是需要不同的學習或教養方式。可以請教專家,以了解孩子是否有行為控制上的困難。孩子的行為難免會令大人生氣及煩惱,但相信經過父母適當、持續的處理,會使狀況逐漸改善。

至於對此類好動孩子的管教規則,要簡明易行,大人之間的教養態度要一致,避免兒童無所適從,或造成多樣性的行為。孩子若容易分心,注意力短暫,家長的言語指導要簡短扼要;平時讓孩子培養用餐、遊戲、睡覺及做功課等,定時的良好習慣,如訂定吃飯的規矩、遊戲地點、方式及善後收拾,定時睡覺、起床、做功課和專心的訓練等。

幫助好動的孩子適當發洩過剩精力,倘使孩子太過好動,要避免參加正式嚴肅的場合,少用體罰,讓「活動暫停」先帶開到他處,等他/她稍安靜下來,再告訴他/她被帶開的原因,並讓其繼續活動。或採取不理會他/她的部份行為,父母在處理時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適時增強他/她好的行為表現,並進行自我控制能力的教導訓練等。家長可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延長,如固定時間由父母陪同看圖畫書、聽慢且柔和的音樂、聽錄音帶故事等,如此亦可幫助他/她上小學時的學習效果。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心理諮商的服務,其實就是希望能夠同時協助孩子與家長,在心理需求方面的關注及了解,希望能夠找到方法,讓親子在心理層次上,能夠獲得情緒紓解、良好互動,相信藉由這樣的過程,父母和孩子都能夠在安全的內外在環境下,獲得理解與洞察,增進親職教育、親子關係等方面的成長,並讓孩子身心方面都能夠良好發展。

 

 參考資料:

1.過動兒症狀與教養原則http://mombaby.tw/article1583.html

2.談過動兒父母的教養方法http://www.doctoryin.com.tw/mind_bookstore_file/dr_chen_bookstore/adhd_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