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沒病」?讓開讓專業的來!    文/傅弘毅(綠野仙蹤心理諮商所助理心理師)

 「這個社會怎麼能隨意指稱一個人有病,難道有病的不是這個社會嗎?」R. D. Laing

 拜傳播科技所賜,隨著電影、小說、電視劇、歌曲等等大量地使用,精神健康知識的愈趨普及,大家對於精神疾患的都有一定的認識,大概沒有一個人不認識甚麼是憂鬱症、過動症、多重人格、精神分裂或強迫症,隨口都能夠說出一兩個精神疾患診斷手冊(DSM)所表定的精神疾患,也開始常常聽到周遭的人會這樣的開玩笑:

 「怎麼最近心情看起來不太好?吼~妳有憂鬱症吼!」

「我好像的了不看臉書就會受不了的病,我是不是有強迫症?」

「我覺得我開心的時候跟難過的時候差好多,我一定是多重人格啦。」

 這是心理衛生推廣的成果,也是娛樂事業推波助瀾的成效,看起來大家對於精神疾病不在那麼的恐懼與懼怕;但筆者卻有所擔心。

 事實上,前陣子發生一件事,筆者有個朋友被他的朋友說妳是不是有○○○○○ (某種精神疾患),並且拿著DSM小冊子指出符合的症狀條例,而筆者的朋友是個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的人,結果使得筆者朋友開始懷疑自己,開始將自己的狀況都去對照或是強迫解釋成符合疾患的樣子,整天焦慮不已。

 症狀的定義,是精神醫學在經過長期的研究、臨床經驗等形成的結晶,而也定期的在討論跟修正不適用的條例。症狀讓我們可以很快速的了解個人狀況,並思考適合的介入治療方式;但是也因為症狀協助我們可以很快的去歸類出病因,所以可以用很簡單的語彙去指稱他人有甚麼困擾,因此,也很可能會形成「標籤」,就像娘娘腔或男人婆這類的詞彙一樣;而這樣的指稱常常很可能會造成他人的不愉快,甚至會影響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

 筆者想強調的是,關於精神疾患的知識越來越普及,在大學裡也很有機會可以修習關於「精神疾病」或是「變態心理學」的相關科目,很有可能發生如筆者朋友所遭遇到的事情,可以樂見的是大家對於「心理有問題」都有越來越高的開放度,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是當事人自願的,可能是受疾病所影響,也知道該如何處理及協助他們。

 但是,筆者所不樂見的是因為,個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與外界的互動而形成的(如他人對你稱讚、貶抑、考試分數、學業表現等等),而一個「標籤」往往夾帶著「汙名」,即使非汙名也是一種很強烈的暗示,使得個人容易內化成自我的特質;因此這類對人特質的指涉,實應該小心為上、謹慎處理,不輕易的推論猜測,交由專業的團隊來進行判斷,但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醫師或是正在接受訓練的學生,也應該瞭解為他人下了推論及診斷的可能後果。也請大家謹記:病理觀是來幫助我們了解症狀,但不是拿來定義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 Rainb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